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网络基础2(ARP、NAT、DNS协议)——Linux网络编程
阅读量:3945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5-24

本文共 1246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。

ARP协议

ARP协议只在子网内部有效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以太网首部

  1. 以太网目的地址:ARP请求的目的MAC地址,填充为全1,表示广播地址
  2. 以太网源地址:ARP请求主句的MAC地址
  3. 帧类型:以太网数据帧协议,表示上层使用什么协议;IP协议——0x0800,ARP请求或应答——0x0806

28字节的请求或应答

  1. 硬件类型:定义运行ARP的网络类型
  2. 协议类型:表示使用什么协议,IP地址转换MAC地址的
  3. 硬件地址长度:表示MAC地址的长度
  4. 协议地址长度:表示IP地址的长度
  5. OP:表示是ARP请求还是ARP应答,1表示请求,2表示应答
  6. 发送端以太网地址:发送ARP请求或者应答主机的MAC地址
  7. 发送端IP地址:发送ARP请求或者应答主机的IP地址
  8. 目的以太网地址:ARP请求,填充全0;ARP应答,填充ARP请求中源MAC地址
  9. 目的IP地址:目的主机的IP地址

ARP缓存表

通过arp -nv查看ARP缓存表

  1. 每一台机器,会定时的获取相邻设备的MAC地址,时间为20min
  2. 如果在缓存表中没有发现相邻设备的MAC地址,则发送ARP请求获取,否则,直接从缓存表中获取,组织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数据帧。

ARP请求是通过广播发送的,如果是目标主机则收到处理;如果不是则丢弃

NAT协议

  1. 网络被划分为私网和公网,NAT网关设置在私网到公网的路由出口位置,双方的流量都是需要经过NAT网关的;
  2. 网络访问只能从私网一段发起,公网是无法访问到私网的主机的;
  3. NAT网关对于请求而言是替换源IP地址,对应答而言是替换目的IP地址;
  4. NAT网关对于双方都是透明的,双方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是无感知的;
  5. NAT网关为了实现双向翻译功能,需要在NAT服务器当中维护一张映射表,把替换的信息记录下来。

静态NAT

这个是最基本的,一对一 NAT,就是静态配置一个私有地址对应一个公网地址,但是问题也很明显,基本没有缓解对公网 IP 地址的使用。

动态NAT

也叫地址池 NAT,网关路由器维护一个动态变化的 NAT 地址池,当有私网设备要访问公网时,会得到一个临时的公有 IP 地址,若该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和公网通信,这个临时地址就会被释放,给其他设备用,有关它的 IP 映射关系也会从 NAT table 中删除。

NAPT

网路地址与端口转换,两个私有地址都可以转换相同的IP地址,但是咦不同的端口号区分。

DNS协议

DNS (域名解析协议)中的域名都是用句点来分隔的,比如 www.baidu.com,这里的句点代表了不同层次之间的界限。在域名中,越靠右的位置表示其层级越高

域名服务器:保存了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,处理DNS请求,将域名对应的IP地址返回给浏览器。

域名解析流程

浏览器首先看一下自己的缓存里有没有,如果没有就向操作系统的缓存要,还没有就检查本机域名解析文件 hosts,如果还是没有,就会 DNS 服务器进行查询。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递归查询、迭代查询(整个过程就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找人问路的过程类似,只指路不带路)。

转载地址:http://gfowi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mysql中GROUP_CONCAT的应用
查看>>
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
查看>>
Python 3 之多线程研究
查看>>
Python 3中的多线程文件下载类
查看>>
Python库之MySQLdb介绍
查看>>
Python3中利用Urllib进行表单数据提交(Get,Post)
查看>>
Python开发之扩展库的安装指南及Suds(Webservice)的使用简介
查看>>
软件项目管理一点分享
查看>>
iphone程序打包ipa格式
查看>>
Ios开发之Apns功能介绍(应用程序通知)及PHP/Python代码
查看>>
iphone开发的几个Apple官方中文教程地址
查看>>
Algorithms: Kruskal's algorithm and Prim's algorithm for Minimum-spanning-tree
查看>>
Algorithm : Dijkstra's algorithm and Bellmon-Ford Paths algorithm
查看>>
Algorithm: k-nearest neighbors and decison boundary(Cross Validation)
查看>>
Algorithm: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for High Dimension Reduction Data
查看>>
Naive Bayesian for Text Classification (MLE, Gaussian Naive Bayesian)
查看>>
Algorithm: Decision Tree, Entropy, Information Gain and Continues features
查看>>
FastDFS 架构分析
查看>>
Windows 应用生成MiniDump文件的方法笔记
查看>>
安装FastDFS单机版环境
查看>>